感受榜樣的力量
電影《焦裕祿》觀后感
4月18日下午,院機關一支部召開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暨集中學習會議,會上,支部黨員和積極份子一起觀看了影片《焦裕祿》。
該影片講述了1962年蘭考縣遭受自然災害,焦裕祿臨危受命,帶領蘭考縣人民抗風沙、戰鹽堿、堵風口,栽下了幾百里泡桐,他忍受著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獻身的故事。在觀看影片時一個個扣人心弦的鏡頭、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一件件讓人心酸的事跡,都讓我心靈受到震撼,為之而落淚。
焦裕祿同志心里時時刻刻裝著百姓,深入一線解決有關百姓的生存問題,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那簡陋而又潮濕的辦公室里,他和同志一起規劃著蘭考縣的宏偉藍圖;在北風呼嘯,飛沙漫天的田間地頭,他和群眾一起揮鍬勞動;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濟糧食親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在那破舊的寫字臺前,他忍受著肝癌的巨痛,起草著治理風沙鹽堿的方案;他甚至不顧自己的烏紗帽,冒著違反政策之險,解決干部和群眾的吃飯問題。他為我們樹立起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光輝榜樣,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
群眾路線。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一定要向這位平凡的偉人學習,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全心全意為西勘這個大家庭服務的觀念。在具體工作和生活中要堅持做到:面臨困難、面臨困境,不畏懼退縮;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要明辨是非、明辨善惡,做一個正直的人。
一個人的生命不可能延續到永遠,但焦裕祿同志的精神卻可以永世長存。榜樣的力量永遠會在我心中環繞,我要時時刻刻牢記這種平凡而偉大的精神,把這種精神帶到工作中,為西勘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貢獻。
房產處 趙玉龍